吴英案件有感

JerryXia 发表于 , 阅读 (2,343)

这件事情竟莫名其妙引起了莫大的轰动。

对它的轰动原因即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很多人认为这是国民性的一次胜利,是必然的结果;又有人猜测这是吴英背后的力量在作祟,故意引导民意,力促其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背景下强奸司法。

且不说吴英案件本身的评价褒贬不一,单论其引起轰动的原因即如此令人困惑。讲它是必然结果的人是不是又是某些利益既得者的水军,讲它是吴英家属作祟的人是不是又是一些见不得光的家伙呢?放大处说去,历史、真相又何尝不是这样反复不一的呢。我们所接触的历史是统治者意志下的主观陈述,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建构的事实环境中,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言论、媒体为专政所深深影响的社会里。古人讲眼见为实,在这样的资讯传播模式下,我们怎么可能亲身经历海量的事件信息呢?我们的眼睛是媒体,只是这样的眼睛是否值得信赖,实在值得推敲。

得,又得陷入蒙田那一套了。

吴英事件处在两大背景下,一是国内日益凸显的金融弊病与民营企业日益严重的生存困境,二是各地纷纷出现的巨额集资诈骗案与庞大受害群体。

以专家学者为代表的一批人群纷纷注意到了第一背景。他们的视野要比多数人高,考虑的是国家经济发展层面的事情。他们想法很明确,吴英事件是一个转折点,所谓吴英不死,中国金融改革就要发轫。很有道理,上至总理,下至企业业主,都在关注中国日益僵死的垄断金融体制,吴英不死,则表明高层有人进一步注意到了改革的刻不容缓,甚至是相关方面已经做出了让步,这是一种姿态,一个象征,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事。

但还是那句话,是什么原因让这件事情可以闹得人尽皆知呢?真是因为吴英事件让人们沉积已久、期盼已久的金融改革的愿望井喷吗?人们翘首盼望金融改革,然后吴英来了,成了梁启超了,让人们看到了她作为导火线的历史价值,找到了明确表达改革愿望的契机,故而一窝蜂地祈求吴英不死。我诧异的是,同样的,中国的基尼系数早超了警戒线了,国内又不断涌现贫富差异表象化、社会阶层对立化的事件,也没看看到人们像这样齐心协力过啊。

或者,是有人刻意导演了这一场闹剧,救人于断头台上?我不知道导演这么大一场闹剧的成本,也不知道吴英有没有这样的财力与后台,我所想到的是,海底捞人尽皆知的宣传推广成本近乎为零。我们的观众/看客太多,又是那么单纯,阴谋家有他们的广阔市场,或许在这样的传媒社会里,在这样的国民素质下,成本真的不高。想起另外一件事,文革之后,邓小平上来之际,国内出了一篇了不起的文章,叫《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南大校友写的,事实呢?

另一播人则看到的是江苏泗阳、黄桥等地发生的集资诈骗案。作为事件受害者的家属,我是深刻体会到了集资诈骗的主犯之恶劣、市民之愚昧、政府之无能为力。其实,吴英案的很多细节与发生在我身边的集资诈骗事件非常吻合,不得不承认,我是主观上偏向于吴英的犯罪性质的。

当然,这样的判断并不能仅仅基于主观臆测或是某些报道里对吴英犯罪事实的描述。凡事信一半,你所看到的犯罪事实,即便是官方报道,也不可尽信,毕竟官方也是一个利益团体。

所以,看待吴英事件不能被它的所谓“历史象征意义”所干扰,也断然不能取决于两方面民意的声音高低,因为民意是容易跟风、容易被误导的。眼下很多人强调程序正义,我觉得这的确是解决很多棘手案件的适宜手法。

法律规定是借贷利息超过银行利息的4倍即为违法,应当在这个前提下,再去调查其资金使用情况以定其刑期。断然不可一上来就说她是为了经营企业才集资的,她的动机是好的blabla。。。用屁股想想也知道,她许诺你如此高的利息,有能力偿还吗?巴菲特这样子问你借钱你还得脑子转几圈呢。

由此也能看到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人们的资产增值渠道太少了,放在银行亏啊,所以才有了炒房地产、高利贷这些泡沫,这才是吴英事件的积极意义,它凸显了中国的金融问题。但这对吴英犯罪事实本身并不构成影响。可以肯定的是,吴英肯定有罪,罪行是否致死应当看其集资额度与挥霍情况。

另一方面,微博、人人不是好东西,正是它们给了不具备参与素质的人群参与游戏的机会。人们的虚拟社区人格很大程度上畸形化,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虚拟人格是如此的虚伪与暴躁。也许是因为,在虚拟网络环境里,肆意发泄情绪的社会代价太低了吧。

说个旧事,药家鑫案件中,我是同情受害者的,当时的舆论也是普遍偏向于受害者,但后来看到张家人的后续动作时,我真是沉默了。

所以,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自身的素质并没有高到可以参与司法决策、左右司法审判,更不用说很多也许远不及我们的人群呢。民意不一定代表正义,历史上邪恶的全民狂欢并不鲜见,我们多数人都有着所谓的选择性正义,人非圣贤,是是非非很难说得清,唯求个程序正义罢了。

添加新评论